總的來說,LiTFSI在固態電池中主要扮演著 “性能增強劑” 和 “界面潤滑劑” 的關鍵角色。它通常不是作為獨立的固態電解質主體,而是作為重要的添加劑或組成部分,用以解決固態電池固有的諸多痛點。
1. 作為固態聚合物電解質的核心鋰鹽
這是LiTFSI最傳統和最主要的應用場景。在許多固態電池體系中,尤其是聚合物固態電池(如使用PEO(聚氧化乙烯)作為基體),LiTFSI是首選的鋰鹽。
提供鋰離子(Li?): 作為電解質,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提供可自由移動的鋰離子,這是電池充放電工作的基礎。
高離子電導率(相對其他鋰鹽): LiTFSI的陰離子(TFSI?)體積大、電荷分散,與鋰離子的結合能較弱。這使得它在聚合物基質中更容易解離,釋放出更多由Li?,從而在室溫下能獲得相對較高的離子電導率(通常在10?? ~ 10?3 S/cm量級,取決于聚合物基質和溫度)。
優異的電化學穩定性: LiTFSI具有很寬的電化學窗口(~4.5 V vs. Li/Li?),能夠耐受高壓正極材料(如NMC811、富鋰錳基材料)的氧化,不易在正極側分解,從而保證了電池的穩定循環和高能量密度。
卓越的熱穩定性: LiTFSI的熱分解溫度很高(>360°C),遠高于其他常用鋰鹽(如LiPF?)。這極大地增強了電池的熱安全性,降低了熱失控的風險,這是固態電池追求的核心優勢之一。
對水敏感性低: 與極易水解的LiPF?相比,LiTFSI對水分不敏感,這在電池制備過程中提供了更大的寬容度。
2. 作為無機固態電解質的界面改性添加劑
對于更受關注的無機固態電解質(如氧化物LLZO、硫化物LPSCl等),LiTFSI雖然不直接作為電解質主體,但以其獨特的性質在界面改性中發揮重要作用。
改善固-固界面接觸: 固態電池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剛性無機電解質與電極材料之間的固-固接觸點有限,界面阻抗巨大。將少量LiTFSI與聚合物(如少量PEO)混合,形成一種柔性復合界面層,涂覆在無機電解質和電極之間,可以:填充空隙,增加有效接觸面積。提供柔性緩沖,適應充放電過程中電極的體積膨脹和收縮。顯著降低界面阻抗,提升離子傳輸效率。
穩定鋰金屬負極界面: 鋰金屬是固態電池的理想負極,但會與許多無機電解質(特別是硫化物)發生副反應,形成不穩定的界面層(SEI)。使用含LiTFSI的聚合物界面層可以幫助形成更穩定、更均勻的SEI膜。抑制鋰枝晶的生長,延長電池壽命。
3. 在復合固態電解質(CSE)中作為關鍵組分
復合固態電解質是將聚合物(如PEO)、無機填料(如LLZO、TiO?、SiO?納米顆粒)和鋰鹽(如LiTFSI)結合在一起的體系,取長補短。
協同增強作用: 在這種體系中,LiTFSI繼續發揮其提供高濃度自由Li?的作用。
降低結晶度: LiTFSI的加入可以降低聚合物基體的結晶度,使聚合物鏈段運動更靈活,從而進一步提升離子電導率。
與無機填料協同: 研究表明,LiTFSI的TFSI?陰離子可以與無機填料表面發生相互作用,創造出更多的離子傳輸通道,進一步加快離子遷移。
在固態電池中,LiTFSI遠不只是一個簡單的“提供鋰離子的鹽”。它的核心價值在于在聚合物基固態電池中,它是實現可用級離子電導率的關鍵鋰鹽。
在無機固態電池中,它是構建柔性界面層、解決固-固接觸難題的核心組分。在所有體系中,它都貢獻了優異的熱穩定性和電化學穩定性,這對于提升固態電池的安全性和循環壽命至關重要。因此,LiTFSI是當前高性能固態電池,特別是聚合物和復合體系固態電池研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化學材料。